同军主动收缩防线,西线左翼宋军两日下连下文水和交城两县。
按照之前的任务分工,右翼和中军的刘光世、姚古两军也轻易捡到了收复祁县和太谷县两地的大功。
姚古拿下太谷县后,有两条路线可选:
向西,占据太谷县西北的徐沟镇后,就可直入清源县。
向东,跨过蒋水和洞过水两条河流,便可攻击榆次县。
东线是种师中率领的朝廷主力援军,种、姚两家均扎根于西军,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两家子弟之间明理暗里的龌龊事不知道做了多少。
为了避免大战时扯皮,姚古和种师中出兵前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分开行动,两人一西一东,拿下清源和榆次两县后,寻到了敌军主力再会合。
刘光世的进军路线就更简单,拿下祁县,继续向北进军,下一站便是清源县。
实际上,两支友军初十就各自拿下了祁县和太谷县,并从城中上户嘴中得到了与折可求类似的情报。
由是,两军一边休整,一边等左翼兵马占据交城的消息。
折可求部顺利占领交城后,刘光世和姚古便做出了十一日同时出兵的决定,并派快马向折可求通报了本部的出兵时间。
折彦直为直秘阁参军事,做的就是辅助主帅行军打仗的事,早就算出了两部友军的进入各路径点的大概时间。
“回大帅,刘副总管部兵马申时前可至清源县,姚经略部应该不会超过申时。”
“好,继续前进!”
左翼宋军并没有直接赶至敌军的营地与之大战,走不到十里,至离敌营还有五里许的开生山位置,折可求便命部队停下,背靠开生山扎下大营,
随后,其人亲率六千人马前出,实地查探同军营地。
清源县以南的山道中,同军确实立起了营寨。
却不是一座,而是成三角形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