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九十章 国家危难当逼宫

第一百九十章 国家危难当逼宫(3 / 4)

折可求并不傻,其人一反常态,不计后果地与同军拼命,就是公开宣扬府州折氏绝不会向大同屈服,绝不会放弃河东路的大决心。

折氏的牺牲也是值得的,提醒了大宋其余还在犹豫的将门和军头,当此国难之时,必须抛弃一切幻想,用武人的方式争取自己的利益。

不然的话,就只能如府州折氏这样,被同军赶得有家不能回。

种师道、杨惟忠、姚古三人的联名上书,便是对折可求的行动做出的回应。

三人上书后,朝堂上关于救援河东路的呼声却突然冷了下来。

因为种、杨、姚代表的不仅是他们自己,还是整个大宋将门和军头的呼声,意义非同一般。

听说姚古还想说服京城四壁守御使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一同上书,却被种师道给拦了下来——若是刘延庆也参与进来,就形同逼宫了,万不可为。

即便如此,国难当头,手握重兵的武人却集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就算刘延庆没参与,不是逼宫也离逼宫不远。

这种形势下,其他人如何敢再掺一脚?

支持军头们夺权么?

不得命了!

反对军头?

就算不要脸面卖国换个好身家,对面的徐泽也不领情啊。

朝臣集体失声,教主道君皇帝顿时陷入了被动,再不能装聋做哑了。

其人若继续坚持放弃河东路,那无疑于告诉天下人天水赵氏已经不想要这天下,其余人也别再耗着,直接散伙分行李得了。

可若是支持军头们的意见派兵救援太原府,惹得徐泽大怒直接带大军再次寇城,该怎么办?

关键时刻,已经复出的鲁国公蔡京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表示朝廷不能放弃河东路,必须派大军救援太原府。

蔡京说服教主道君皇帝的理由有三:

其一,大宋面对大同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