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了蹇渠一眼,姒伯阳道:“天坛督造,是我开国之前,第一大事,你们要仔细,不能出一丝差错。”
蹇渠、齐庸齐声道:“臣等,谨记上君教诲。”
姒伯阳摆了摆手,道:“嗯,你们做事,我放心,好了,你们下去吧……”
“诺!”
听到这话,蹇渠心头一喜,知道自己总算是过关了。
只要伊挚能掏出一些干货来,让姒伯阳看到伊挚的本事。那他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要是伊挚能把防风氏神兵的一二神韵拿出来,证明所言不假,确实能为山阴氏带来一支地煞神兵。
那蹇渠这个功,可就真真正正是立大了。
当然,以姒伯阳的性子,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不存在什么功过相抵,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或许姒伯阳找机会,还会适当的敲打蹇渠一次。可是着眼当前,蹇渠所要面对的责难,也没了大半。
在蹇渠二人走后,姒伯阳缓缓坐在主位上,道:“先生,入我山阴,观我山阴氏族,气象如何?”
伊挚道:“姒首这些年征战不休,虽是每战必胜,可是终究有一个缺点,制约姒首的进一步壮大。”
不待姒伯阳开口,伊挚道:“山阴氏,或者说会稽氏军士不够精锐,或者应该说精锐的普及率,实在是太低太低了。”
“现在会稽氏族之中,竟还有辅兵?您要知道,扬州大小诸国,早就把辅兵淘汰掉,换上了精锐战兵。”?
“以吴国为例,吴国号称有八大战师,数十万精锐之师,实力之雄厚,仅在三苗、曲国之下,远胜会稽氏族。”
“您刚与吴国交手,对吴国的实力,应该心里有数才对。”
姒伯阳道:“没错,吴军多为精锐,实力极强,远非现今的会稽氏族所能比。”
“与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