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 第十五章 一征高句丽

第十五章 一征高句丽(6 / 11)

就是直接为征伐高句丽修的。运河一开通,隋炀帝就可以通过水路把兵员和物资运到涿郡。再以涿郡为基地进攻辽东,就容易多了。

第二项是修造船只。既然依靠运河运输粮草,当然就要打造运输船只了。按照一般的想法,大业四年(608)运河完工,紧接着,大业五年就应该造船了。是不是呢?并不是。大业五年和六年,隋炀帝又把目光转向了西北,解决了西突厥问题和吐谷浑问题。不仅赢得了大片领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还把不少西域小国的国王和使者都带回了中原,让他们好好地感受了一下大隋的繁荣富庶。这就耽误了两年。

直到大业七年(611),隋炀帝才又有精力重新考虑东北地区的高句丽。高句丽到现在还没有臣服,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样一来,本来中断了两年的准备工作又重新启动了。大业七年二月,隋炀帝下令,征调民夫,在东莱海口造三百艘大船,而且,在一个月之内必须造好!这么急的期限,民夫只好昼夜赶工,因为整天泡在水里,腰部以下都生了蛆,到船造好的时候,民夫已经死去十之三四。就这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二项准备工作也做好了。

第三项是征发兵源。在这个问题上,隋炀帝的做法是扫地为兵。

首先,全国的常规部队都到涿郡来集结。

其次,还要再征调一些特种兵。什么样的特种兵?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隋炀帝“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水手是划船的,弩手是拉弓的,作战能力弩比一般的弓要强。而所谓排镩手,其实就是专使丈八蛇矛的长枪手,这是《三国演义》里张飞的武器,杀伤力很强。岭南地区山高林密,盛产非常优秀的排镩手。

第三项是调集军需。隋炀帝下令,让河南、淮南和江南老百姓建造戎车五万辆,送到高阳(今河北高阳),预备给战士们送衣服和帐篷;又征发江淮以南地区的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