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一定是海外某处战乱,导致商路不通,于是海船过不来,导致舶来香药数量稀少。”
这个猜测最有说服力,众人默默点头,继续借酒浇愁。
不一会,有仆人来报,说今日有上游来的粮船在城外码头卸货,即将在城内以低价(相对而言)销售粮食。
此举目的当然是要平抑粮价。
陈和有些不耐烦:“说过多少次了,有多少,就买多少,不用特地来问!”
“郎主,这批粮船过来,事前并未收到风声。”仆人提醒。
陈和眉毛一挑:“那又如何,照买就是。”
仆人点头称是,告退,陈和哼哼起来:“还真行,现在居然还能找到些粮食运来建康,那又如何?他运来多少,我们都能买个精光!”
“等到他撑不住,朝廷暂缓实行新税制,再把粮食放出去回本,还了借债的本息,还能大赚一笔,正好用来填香药的开支。”
因为粮价的话题,席间气氛活跃起来,陈和等人消息灵通,朝廷要从外地何处调粮进京救急,粮食刚装船,他们就能收到消息。
所以,他们对进入建康的粮食数量了若指掌,这几个月来不断购入官府低价销售的粮食,确保粮价只涨不跌。
即便现在已经要靠借债才能凑足资金购粮,也信心满满。
反正再坚持一阵,就能大赚一笔,这风险值得冒。
。。。。。。
清晨,陈和正和新纳的小妾缠绵,却被赶来告急的仆人坏了兴致,板着脸从寝室出来,问:“何事如此惊慌!”
仆人一脸惊恐:“郎主!不得了了,好多粮食运到建康,好多,好多!!”
“多?能有多少!马上进货,有多少买多少,还用我再说多少次!”
陈和一脸不悦,这两日陆续有“突然冒出来”的粮食运抵建康,不过都被他和其他豪商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