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晚清帝国风云3·火烧圆明园 > 要不要撤围

要不要撤围(1 / 3)

李秀成在上海战役中吃过英法联军的大亏,导致太平军对洋人普遍有所忌惮,这应该是巴夏礼哄骗和恐吓之术能够得逞的一个原因。除此之外,由于李秀成没有及时赶到,使得太平军无法对武汉实施钳形攻势,而陈玉成又缺乏单独进军武汉的足够信心,则是不容忽视的另一个原因。

李秀成是第二次西征计划的主要制订和发起人之一,本应与陈玉成达成高度默契,但他此次入赣,主要着眼于扩充自己的武装,即先接收原石达开旧部和江西当地的起义军,之后再借道江西入鄂,接收湖北的起义军,与陈玉成协同配合反而被放到了次要位置。

孤军深入和部队滚雪球一般地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李秀成通过一路攻城略地来获得补给。与此同时,为保障皖南湘军的粮道,左宗棠被牢牢牵制于景德镇一带,江西内地各府县力量薄弱,李秀成想打哪儿就打哪儿,肆行无忌,哪里还能够如约进军湖北?否则的话,李陈联手,武昌可能早就拿下了。

李秀成是太平军少有的具备大局观的将领,他违背天王意愿,打着接收赣鄂起义军的由头,执意主持南路军的西征,其实更多的出发点还是要解安庆之围。孰料打着打着,竟真的舍远略就小利,丢了西瓜捡芝麻,与初衷背道而驰,从中亦可见太平军在统一指挥、团结作战方面存在着多么严重的弊端。

既然本身对攻取武汉就没有把握,陈玉成也就乐得答应洋人,送对方一个顺水人情了。可是接下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定是个不折不扣的下策,太平军虽然分兵攻取了德安、孝感、随州等地,但只要武昌不丢,对湘军就无法造成足够的震撼,也根本无法再牵制和调动其在安庆的部队。对于这一点,李秀成看得很是真切,他叹息道:“英王错了,这样做只会使安庆之围更加坚固,他(指湘军)有水师可济饷,安肯救此不急之城?”

陈玉成的分兵为湘军回援武汉赢得了足够的时间。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