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75 比自己弱的人都在努力,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求订阅)

475 比自己弱的人都在努力,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求订阅)(4 / 10)

现在,许秋已经把复制到模拟实验室中的这台调试好了,到时候返校过后他打算去一趟江弯,提前把现实中的那台也调好。

另外,其实还有第三种调整方法,虽然不是很提倡,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那就是忽略实际上的膜厚,只用仪器显示出来的数据作为参照。

也就是说,我们不去管实际膜厚是多少,就认定仪表显示出来的结果是相对正确的,哪怕仪器数据和实际数据之间的误差会很大。

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标定实际的厚度,可以直接进行优化,所以比较节省时间。

而且,对自己课题组内部的研究也没什么影响,只要找到最佳的条件,并一直沿用即可。

不过,如果把文章发表了出去,可能会导致同行们很难重复实验结果。

像是蒸镀传输层、电极的话,其实倒还好,因为这些对于器件性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膜厚差10%-20%,最终效率的绝对数值,可能也就差0.5-1%,其他课题组还是可以大致重复出来的。

但如果是一些关键性的实验操作,存在问题的话,那想要重复出来就很难了。

现实中,确实也存在使用第三种方法的课题组,有些可能是故意想模糊实验条件,也有些可能是无意的。

比如,张三是做有机合成的,他要合成某种化合物,参照了一篇文献。

文献中说:“某个反应要在常温中剧烈搅拌过夜,然后……最终得到化合物3。”

结果,张三实际重复了一遍,发现最终合成出来一了烧瓶的渣渣,点了个板,发现上面全是点,喜提一根“糖葫芦”。

张三分析原因,发现发表这篇文章的课题组在咖喱国,文章发表日期是在夏天,而自己是在国内北方的一所高校实验室做的实验,且现在处于冬天。

同样是“常温”,对方文献中可能是30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