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54 许秋又出圈了,幕后推手竟然是……(求订阅)

454 许秋又出圈了,幕后推手竟然是……(求订阅)(3 / 14)

组开发出来的材料中,许秋注意到有最新报道的,一种名为coi8dfic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还挺有意思的,已经被他列入了重点关注的目标。

coi8dfic的分子结构,有些类似于之前徐正宏课题组在nc文章报道的dbc-ic。

中央d单元同样是采用非完全共轭稠环的结构,三个tt单元首先经由碳碳单键连接,在两个连接处,再分别用一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延伸出来,和周边的两个tt单元形成一个非共轭的六元环,六元环上的碳原子上是sp3杂化的,可以引入两个侧链。

末端a单元,采用的是许秋他们开发的icin-2f单元。

这个材料是由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的李丹课题组开发出来的。

他们连续报道了两个体系,分别是二元的pce10:coi8dfic体系,还有三元的pce10:coi8dfic:pcbm体系,器件效率分别为12.16%和12.77%。

两篇文章均发表在sci. bull.期刊上,也就是之前提到的举国之力推举的一本期刊。

许秋推测他们把工作发表在这里,可能也是有完成上面任务的因素。

当然,他们也算是吃到了一波红利,后面sci. bull.变为综合类一区了嘛。

而且,这两篇文章都非常的短,他们发表的格式是“short communication(短通讯)”。

本来相较于正常article格式的文章,communication就够短的了,一般是三千个单词左右,三到五张图片的样子。

而现在这个short communication更夸张,正文只有两页半,全文就一张图片,整合了分子结构、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j-v特性曲线以及eqe曲线。

不过,实验方面的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