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知道对应的中文名怎么写,但也知道怎么发音。
另一方面,可能也和国内研究者在有机光伏领域中文章发的比较多有关系。
文章发的多,就经常能在文献阅读的过程中看到他们的名字,自然给许秋留下的印象就会深刻不少。
至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当下国内的科研圈,评判一个科研工作者表现的主流手段,还是看他sci文章的数量和质量。
在这样大环境的裹挟下,个体想要逆势而为,比如说我只发精品文章,比如说我的每个工作都要仔细打磨,是一件非常吃力而且不讨好的事情。
选择“三年磨一剑,剑出必杀人(必发cns)”的这种研究者,大概率会在磨剑的中途把剑给磨断了。
如果是已经功成名就的大佬级研究者,剑断了也就断了,还有重新来过的机会。
而对于青椒学者,尤其是签订过非升即走协议的研究者来说,这一断,断送的就是整个科研生涯。
因此,也有不少人会选择“水文章一时爽,一直水文章一直爽”,只要文章的数量而不要文章的质量,毕竟要数量容易,要质量难嘛。
他们把科研仅仅当做一种谋生的工作,一门生意,虽然无限水文章会造成科研经费的无意义的浪费,但也可以理解。
还有一些研究者选择了“数量和质量我都要”,他们不排斥水文章,但也努力追逐着精品工作。
像魏兴思组里的情况就最接近于这一种,这或许也是对于个体来说最“正确”的选择了吧。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虽然现行学术圈里的主流观念还是按照sci文章去评估一个人的科研水平,但其实这些年科研圈里也有一些“非主流”的声音出现。
他们表示:“我们要建立更加合理的科研水平评估方法,不让sci论文绑架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