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流程你都看到了,文章写好后,想投什么期刊,就找到对应的网站,点击进入投稿界面,然后把各种信息填进去,提交就可以了。”
“那cover letter呢?”许秋问道:“这玩意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
“这个啊,是给编辑看的,主要是介绍这篇文章的亮点,”陈婉清道:
“里面的内容可以适当夸张一些,因为它不会出现在最终的正文里面,大多数情况下也不会让审稿人看到。
通常,编辑看过cover letter和标题之后,会大体上判断这篇文章有没有发表价值。
只有他觉得有价值,才会继续看正文,看完正文后,他会再次判断一遍。
如果综合看下来,编辑觉得这篇文章没有价值,可能会直接拒稿,也可能会建议你转投他们公司旗下的其他期刊,一般会推荐新期刊或者垃圾期刊。
在这两种情况下,编辑都会比较快的给你回复,通常是在一两周的时间内就能收到消息。
不过,像是《自然》等审稿周期非常慢的期刊,什么时候能得到信息就难说了。
如果编辑经过判断,觉得文章有发表价值的话,他就会根据你提供的关键词、期望的审稿人、不希望的审稿人等等信息,为你安排同行评审。
因为论文审稿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审稿人是免费的义务劳动,有些人不愿意审稿或者没空审稿。
所以一般都是选三个审稿人,偶尔也有两个审稿人的情况,部分好一点的期刊会选五个甚至更多的审稿人。
审稿人在审完稿后会将意见返回给编辑,编辑拿到所有审稿人意见后,会参考他们的意见,决定怎么处理这篇投稿。
第一种是直接接收,这种可能性很小,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是投低了,也就是文章的价值高于期刊档次;
第二种是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