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要向魏老师汇报一下。”陈婉清道。
“效率只是从4.5%提高到5%,有这么重要吗?”许秋不解。
“嗯……对p3ht这个基准体系来说,5%就是一个门槛,”陈婉清解释道:
“像我现在在写的这篇文章,其实新意不是很足,档次差不多在sci二区到三区之间吧,但如果我有5%的效率,那么投二区的期刊,审稿人看到效率做的挺高,便有较大几率通过。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光电领域的衡量指标太少了,除了光电转换效率外,没有其他靠谱的比较方法。
而且除了行业大佬外,大多数研究者都在灌水,那么怎么区分他们工作的优劣呢,比较效率的高低就是一个简单的手段。
当然了,如果文章中有什么独特的观点、结论,那便不再讨论范围之内。
现在科研工作者非常多,而且硕士、博士想要毕业,就必须要发文章。
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完成开创性工作的实力和运气,因此只能灌水。
最终结果就是,大多数人所做工作的套路都差不多,因此当你在同一个领域内文献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快速阅读大量文献。
只需要看看别人讲的故事是什么样子,注意点不要和他完全重复就好。”
“这样啊,学术圈的潜规则还真多。”许秋道。
“嗯嗯,做科研有点像是抽卡游戏。
卡池里面有ssr、sr、r、n等等卡片。
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可能抽到n卡的几率超过90%,只有不到10%的几率可以抽到r卡,至于再往上的sr、ssr,概率低到可以忽略。
关键在于,你不花费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去完成实验,根本不知道自己抽到了什么卡。
对于大佬来说,他们凭借自己对行业的独到理解,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