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则。
只要常任理事没有一人反对,此事便可以推行。
如果有反对,那就是新一轮的磋商以及说服。
“你猜?”
萧诚悠悠然地看着岑重。
岑重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狰狞了起来。
看到对方有些气急败坏的模样,萧诚终于从内心里找回了一些平衡的感觉。
“罗纲!”
岑重一怔,但马上便又反应了过来,鼓掌赞道:“好,这个人选是极妙的,便是朝廷,也无话可说。唯一的缺点,就是罗纲太年轻了一些。”
萧诚冷哼一声。
岑重迅速反应了过来。
真要说年轻,眼前这一位才年轻好吧?罗纲比起萧诚来,还要大上一些呢!
罗纲之所以是眼下最为合适的人选,首先便是他的身份。
他的老子罗颂,现在可还是都堂的相公呢!
本来想要退下去不在淌这趟浑水的罗颂,本强留了下来,官家也好,夏诫也好,都不指准罗颂告老还乡的奏章,一来,是罗颂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是一个真能做事的。二来,罗颂的小儿子,可在贵阳路上担任要职,与萧诚相交莫逆,这是一个双方交流勾通的有效的渠道。
要是放罗颂走了,罗纲岂不是就再敢没有人制约了!
因此,这个人选报上去,即便汴梁心里再不舒服,也只能认了。
二来,罗纲这些年来长进极快,不管是在关岭之时还是后来治理毕节,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是异常出色,在贵阳路如今的六府三州之地中,毫无争议的排名第一。
要知道毕节府的起步,可比其它几个府州的起点都是要低一些的。
第三,当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罗纲是萧诚的死党,对萧诚是言听计从,决无二心。
“大宋安抚使,又要出现一个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