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他提出了将这12个人的事迹纳入中小学课本的要求。
当然,仅仅只是在北京大学和紫禁城之间测试,还不足以证明无线电波能实际投入战争中。
所以,在崇祯二十年的一月,新一轮的测试开始了。
这一次的测试的发送点是在武昌的巡抚衙门里,目的地也是在紫禁城内。
武昌那边,发送完后,无线电波开始快速在大地上传播。
不过武昌距离北京毕竟很远,路上有许多障碍物,所以为了提高成功率,武昌一连发送了50条。
紫禁城内,有的内容接受的很顺利,有的接受的就很模糊了。
但整体上来说,这证明了长距离无线电波的可实操性。
接下来,这东西就是全面军事化的时候了。
当然是北京制造局来批量生产它。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可以在军中投入一些。
若是如此,皇帝坐在紫禁城,远处的军队汇报完战果,皇帝做评估后,完全可以快速下达下一步的指示。
大大节省了中间的信息交流环节。
时间推移到崇祯二十年的二月份低。
欧洲的四国会战上演了。
同时,余大成也回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