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都是读之乎者也的,而且从其他衙门调人很显然不现实。
所以,整个十月,咱们的吏部尚书王永光都是失眠状态。
为什么失眠?
这得问工作狂张凡。
整个十月,张凡每天都和他核对大明国营商社总府、大明钢铁总局、大明煤矿总局的人员编制。
到底需要多少人?
以目前的情况,每个衙门,暂时至少要50来个人,三个衙门就要一百多人。
在多方面的重压之后,王永光实在没有办法了,就让人去北京大学招人。
这算是正式开启了吏部主动去北大招官员的先例。
这正是皇帝想要看到的。
于是,在接下来,一大批北京大学刚刚卒业的学生,进入了朝廷的编制。
于是,朝堂上一大批官员不满意了。
丫的,我们都是十年寒窗读上来的,现在你倒好,直接就去北京大学捞人了,那些家伙在北京大学才读了四年,而且没有经历科举选拔。
这下,王永光的家门都被堵住了。
这件事越闹越大,可是皇帝要用人啊,王永光也只能硬着头皮撑下来。
终于,礼部和吏部,在十月底的时候,联合奏疏,要求皇帝对朝廷人才选拔制度进行合理的改制。
以目前四年一届的科举制度来看,肯定是满足不了朝廷对人才的用人需求的。
因为新的衙门增加的太快了。
国税局、大明国土管理部、钢铁总局、煤矿总局、粮食总局等等,这些在北京有总衙门,在地方上都有分局,都是需要人的。
以至于现在许多地方上的分局,根本无法有效的建立起来,而出现了地方上的官府硬从地方大学去选人。
要知道,地方上的大学,开设也才一年多时间,而地方上的秀才、举人,都已经全部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