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绝大部分的太阳风暴,特别是那些带电粒子,很容易被偏转开。
当然,这还不够,为了增强安全性,蟾宫空间站内的其他电源,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调动很大一部分,作为磁场发生器的能源。
磁场发生器本身也设计了超频工作的余量,毕竟航天器有三倍冗余设计,只有能源供应跟得上,磁场发生器的磁场强度最高可以提升4.5倍。
组装了磁场保护舱后,杨理明测试了一下强磁场保存层的效果,没有问题后。
他们又开始铺设太阳能电池板,陆续组装出其他太空舱。
第一阶段的蟾宫空间站,当前的重量为117.3吨,目前还携带了3颗没有发射出去的卫星8.4吨,以及剩下的富余燃料32吨左右。
将富余燃料和卫星的重量减去,蟾宫空间站真正的重量是76.9吨,包括鹊桥号飞船、核心舱、对接舱、物资舱。
以及过来月球后,陆续组装出来的两个强磁场保护舱、一个备用能源舱。
共计6舱1船,可以布置这么多太空舱,主体得利于材料技术的提升,让太空舱的综合性能,比以前提升了160%左右,而重量却减少了57%左右。
鹊桥号飞船里面就两个小舱室,即驾驶舱和生活舱。
其实鹊桥号飞船的作用,可不仅仅带蟾宫空间站的第一部分部件过来月球,还有紧急逃生的用途。
一旦蟾宫空间站出现问题,宇航员可以通过鹊桥号飞船返回蓝星,或者返回天宫空间站,或者用于救援月面的广寒宫基地之类。
前前后后忙碌了一个多星期时间,从将蟾宫空间站的初始太空舱和设备布置完成。
杨理明漂过狭窄的生活舱,进入核心舱中,这里才是蟾宫空间站真正的核心,空间站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之类,都在该舱内。
与国际空间站内部的脏乱差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