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没有操之过急而是慢慢的一步步的指引僚机收缩距离,这意味着一开始编队的空速不能太快。
整个回形针地区东西长有五十多公里,最中间那一块空间最大但是乱流最强悍。
雷达很难对数个紧挨在一起的目标进行分辨,大多数雷达会认为那是一个目标而且是大型目标。而战机以密集编队的方式进行超低空飞行使得地面雷达极难探测到,哪怕是空中预警机,其下视搜索能力也会受到地形回波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探测效果大大降低。
超低空突防攻击因此也被认为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作战方式。
很快到达了回形针地区的核心地带,经过山体阻挡后形成回旋又在当中数个呈不规则布局的山岭的影响之下,核心地带的气流根本无迹可循且无规律可言,飞行员很难实施提前量操作,一切都需要靠临机应变。歼-11b的航电系统相对前身su-27是有很大的进步的,各种感应能力很强,饶是如此李战等人也不敢怠慢,因为留给他们反应的空间极其窄小。
他们模拟了多种情况经过了反复的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四机密集编队超低空高速飞行这个基础,假若遭遇强气流,各机最多只有一点五秒钟的反应时间。
也就是说在出现不可逆险情症候后,飞行员必须要在一点五秒之内做出有效反应,否则会酿成事故。
一点五秒对某些人来说只是温热空间之中哆嗦的那么一下的时间,但是对于空速数百公里的飞机来说数百米的移动距离,而对于间距不过十来米的密集编队来说,一点五秒的迟疑意味着大灾难。
不过话说回来,一般的战斗机飞行员都能够在一点五秒之内做好几个操作动作,考虑到战机反应的速度,这个时间相对来说还不算是紧促的。因此训练方案才得到批准。
况且这些学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鸟,哪个都有好几套房。
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