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的办公室里才变成了这样的一幕。
李信不以为意,漠然地将讲义打开,仿佛对眼前明若火烛的敌意毫无察觉。
“上次,我讲了货币的起源。那么今天,我就要讲到与之相关的别的概念了,那就是价值与价格。”李信缓缓开了口。他真庆幸自己高中时碰上了一个会讲课的政治老师。他将这些科普级别的经济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李信正是因为这位值得敬重的师长才培养了对人文社科的兴趣,直到大学时依然时不时看个一两本这方面的作品,否则的话,以他一个工科狗的身份,恐怕是万万讲不出这些大道理的。
课一开始,上次听过课的新人们就拿出了纸笔,开始认认真真地做课堂笔记。他们上次就吃过苦头了:李信讲的东西太深奥,跟那些儒家经典的思路完全不同,如果不记笔记的话,一旦跟不上就凉了。其实这也是上次李信的讲义被学生们争抢的重要原因。
而那些老鸟们则是对新人的举动嗤之以鼻。
不过是听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讲课而已,还搞得那么一本正经,仪式感很足嘛!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信所述的内容越来越多,从价值取决于生产一件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再到价格总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中间还穿插着历史上几次失败的赈灾活动作为实例,并精确地指出了这些赈灾无法真正改变民生的根本原因。
想找茬的老鸟们根本找不到切入点去质疑李信。他们听不懂的地方自不必说。以他们的老辣,当然不会贸然涉足这种危险的领域——万一这些他们没听懂的地方就是上次李信讲过的东西呢?贸然质疑然后被新人打脸怎么办?那可太蠢了!总得找个听得懂的地方吧?
然而,他们能听懂的部分偏偏已经足够让他们的表情从不屑转为沉思了。他们毕竟在户部干了不短的时间,见多识广,甚至本身就是李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