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番外第24章 长远之计

番外第24章 长远之计(6 / 8)

此专注琢磨呢?如今大汉缺乏的新奇器用,科不仅仅在产盐。

天下战乱之后,如今人丁户口才勉强涨回三千万人,之前的井盐、池盐,便够关西百姓所用了。甚至荆楚之地都能用益州井盐、河洛之地都能用安邑池盐。

海盐只要供给青冀幽并兖徐扬七州,之前的产量也远远够了,增产只会让盐价暴跌,或者官府还是得控制供应量。”

一种总需求稳定的东西,突然增产,也是不可能带来财富、产业或者财政收入的暴涨的,这是经济规律。

诸葛亮得意解释:“其实也没花多少精力,也没耽误别的事儿。何况,不是马上就要去扶桑了么。弟子也想过了,扶桑之地,物产不明,恩师也说过,要长治久安,必须让当地与中原建立起互通有无的依赖。

所以为今之计,最关键的就是要进一步改良海船,让跨海运输日用之物的本钱,能足够低廉到让商人有利可图。另一方面,就是要给扶桑找一些可以源源不断卖到中原,还有销路的货源。

过去一年,太史将军和甘将军在筑紫岛屯垦开拓、还巡视探查周边海域,发现当地的深海渔获确实丰富,筑紫岛更东边的小岛,其南侧外海海湾,更是有巨鲸出没,各种海鱼极多。

但海鱼远运毕竟易腐,只要想办法大量增产海盐,制作腌鱼,延长其不腐的期限,争取能卖到关东各州都有利可图。”

诸葛亮这是已经把李素的海洋贸易规划,都落到实处了,开始一个个解决具体技术问题。

看了诸葛亮这个状态,李素对于他的巡狩也更加有信心了。

不管金矿能不能及时发现,有诸葛亮在,还把开拓扶桑的和三韩的任务交给他,他总能找到自主造血、实现盈亏平衡的长远之法的。

同时,李素对于他休假的这一年多里,诸葛亮在东海这边鼓捣的新船,也越发期待了。

不一会儿,李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