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选择了在李素新光复的占领区,也就是扬州地区,给李素选了一个郡作为封地。
江东前线三郡丹阳综合发展最好,是江东政治中心,但目前还没收复。人口和经济原本是吴郡最好,不过吴郡民风更暗弱,民不尚武,所以军事潜力太弱,不像丹阳郡可以征出山越族的丹阳兵。
发展最差也最地广人稀的是会稽郡,不过那儿发展潜力上升空间也最大,还有漫长的海岸线未来可以发展航海,于是李素就被封为会稽郡公。
另外,刘备考虑到李素将来可能还有爵位封邑方面的上升空间,而且会稽郡面积大,县的数量很多,所以没有一次性把整个郡封给他,只是划了十个县作为封地。
未来李素再立其他功劳,要拥有跨郡的封地,是很困难的,但是在本郡再多拿几个县,增加封户数量,阻力就要小得多,李素继续立功的动力也大得多。
刘备这么安排,也是又埋伏了一个“祖宗之法”在里头,给后世帝王子孙学习模仿。
刘备知道李素擅长种田搞建设,而且他跟诸葛亮师徒那些小巧的工业发明也层出不穷。到地广人稀山越人密布的边郡当公爵,李素于公于私都会帮忙建设自己的封地,也好扩大属于自己的财源和赋税。
同时,目前的扬州和荆州,才是未来对抗曹操的最前线。战后把扬州恢复生产一下,将来还可以出兵夺取淮南,作为统一天下最后之战时的一路重要力量。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虽然没有不名不趋,但剑履上殿加上郡公爵位,再考虑到司空的年纪,将来显然是超过萧何故事了。
纵然陛下不用像高祖那样防范武臣,但文官谋主先封公,也算是开后世子孙垂范了,今天的每一着安排,都是奔着将来被人当祖宗之法借鉴的考虑去的。”
参与朝议的众臣,在讨论完李素的具体封赏和公爵设置后,心中纷纷如是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