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没有立刻接话,他静静地又喝了几杯,等主公自己想明白,最后说:“形势如此,我军没有万全之策,只能明公自行取舍。而且,若是依我之计,哪怕对袁绍示好、甚至对燕王更进一步示好,只要不让今上知道,那我们就暂时没有损失。
另一方面,数年之后的事情,谁说的好呢?就算我们引诱得袁术愈发暴躁妄为,但我们的鼓动,也是袁刘曹三家中,最为隐晦暗秘的。
如果事到临头有变,比如袁术动手时没有万全把握,又或者他勤王对付董承时,天子又脱离了董承,可以不被袁术借董承之手弑君,那我们还有机会呢?要是有机会,我们就抓住,救出天子,我们挟天子以令天下,这都是可以随机应变的。
若是最后实在没有机会,大不了摆出一副甘附骥尾的姿态,暂时臣服袁绍,表示愿意帮助袁绍对付刘备,若是袁绍内部有变,我们也有辅佐燕王的机会。只不过,燕王肯定不会像今上那样对明公毫无保留、心存善意,真到了那一步,要做好挟天子隔绝内外的心理准备,也要做好被其他诸侯找到口实,再次当成挟君之人攻击的的准备。”
最后这句话,让曹操深有触动:他就算堆袁绍示好,至少可以做到暂时不让刘协知道他对袁绍示好了。这里面,还有一个骑墙的隐秘性尺度可以把握。
这压倒了曹操内心的最后一丝犹豫,终于让他对刘协的忠诚度变质了。
“奉孝所言,也不无道理……我们就先做好自己,事儿,可以按照这个布局,但我就一个原则:可以做得慢,但一定要做得隐秘,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别有用心在明处暴露出来。一定要确保我们还有随时回头、随机应变的机会!”
不做事是不可能的,不做事就等于等死。既然如此,多条路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曹操阵营做事倒也雷厉风行,几天之后,郭嘉已经开始寻找专门人才,谋划海商和造船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