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390章 要地的技术(求订阅)

第390章 要地的技术(求订阅)(4 / 9)

自己在广州的工厂生产的。

那些花大价钱买一台松下电视机,然后开始吹松下电视机清晰度多么牛叉,比国产强的多的人,肯定是不知道,他们吹的实际上是海信或者tcl。

在九十年代,微波炉的利润很大,松下电器当然不会错过,于是1994年的时候,松下在中国投资成立了专门的微波炉工厂,打算在中国生产和销售松下微波炉。

松下的微波炉工厂也是合资的,日本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占股35%,松下电器(中国)占股25%,中国政府背景的一家投资公司占股40%,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松下电器(中国)也是合资企业,所以这家合资工厂差不多也是中日双方各占50%的股份。

当时这家工厂总投资是25亿日元,以1994年的日元汇率而言,是一笔相当于两千多万美元,是一笔非常大的投资。

然而工厂才刚刚建好,就遇到了格兰仕发动微波炉的价格战,连续三年将微波炉的价格对半砍,结果就是松下的微波炉工厂还没投产,就干脆停产了。

后来松下的微波炉工厂虽然顺利的投产,但最终也只是销往国外,比如美洲、欧洲、非洲、东南亚,以及返销日本本土,在中国市场,松下微波炉是毫无竞争力的。

……

李卫东确定了松下电器会在中国设立微波炉工厂后,又将目标转向了日立、夏普、三洋等日本品牌。

最终只有三洋对于李卫东的代工建议比较感兴趣,而日立和夏普都表示,不会采用代工,而是要在中国直接设厂。

九十年代,日本家电品牌在华的策略,基本都是直接投资建厂,而不是选择代工。

三洋在华的业务重点主要放在电机、压缩机和制冷设备上,做的都是家电产业的上游设备,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发展下游产业,所以比较能够接受代工生产。

李卫东原本还打算去找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