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390章 要地的技术(求订阅)

第390章 要地的技术(求订阅)(3 / 9)

中国加入wto之前,国内的政策的确是阻碍了很多外国的投资者,当时国内的很多的产业并没有对外资开放,而那些对外资开放的产业,也必须得有中方参股,变成合资企业。

纯外资的企业不是没有,但数量并不多,而且大多数是集中在特区。

资本向来都是贪婪的,对于很多外资而言,花钱花功夫来中国设厂,最终却只能合资,获得的利润要分给中国一半,这就不划算了。

而且当时中国的市场不像现在这么大,对于外资而言也没有诱惑力,很多外资宁愿不赚这笔钱,也不愿意费功夫来中国设厂。

像是松下这种,愿意接受合资的条件,也要来建工厂的,基本都是做未来的战略布局。

……

李卫东来找松下电器,更多的是一种试探,因为在李卫东的记忆中,松下电器最终并没有选择代工,而是选择在中国设立微波炉工厂。

松下电器是最早来中国投资的日本企业,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领导人访日的时候,就参观过松下电器。

后来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访华,并且向中国企业提供了黑白显像管的成套设备,从此拉开了松下电器对话投资的序幕。

1987年的时候,松下电器就跟中国的一家电视机厂,成立了合资企业,所以松下电器对于合资这种事情,向来是不排斥的。

从电视机、洗衣机,到电冰箱、空调,松下电器对于中国的策略,始终是投资建厂,在鼎盛时期,松下在中国拥有八十多家工厂,依附在松下产业链上的中国企业数量也非常的巨大。

时移世易,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百年松下在电器业务上连年亏损,最终还是抛弃了直接建厂的策略,开始采用代工。

现如今的松下,电视机是由海信和tcl代工贴牌的,电冰箱是由美菱代工的,洗衣机是有金鱼代工的,只有空调是松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