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范公堤 > 第十八章 自是相知

第十八章 自是相知(4 / 10)

盐仓多少次,为何屡教不改,“小心你顶上的乌纱帽”都吼出来,范仲淹唯唯诺诺,心中叫苦。

回想第一次见吴尊是娶亲那日,张纶的随从众多一开始没特别在意。可自到吕家灶,吴尊就开始质疑盐场的管理,怎么防止盐户私煮、私藏、私售?这个怀疑并不是没事找茬,私盐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解盐、池盐、淮盐各种盐无一例外;市场上一直有淮盐私盐,就说明各地盐场、盐仓有管理漏洞。至于是西溪仓,是利丰仓,还是盐城仓?转运司认为恐怕都有问题。所以吴尊对范仲淹在这方面的手软颇为不满,没有当场指责已经是碍于张纶对其的器重。之后吴尊下过几次命令,要求西溪盐仓加强管制,严格执行盐榷,对所辖盐场的产盐必须做到“尽数拘买”,严密防范私盐,杜绝私盐市场上再有淮盐。有一次还把范仲淹叫去泰州府当面强调过:虽然海潮侵害,盐民生产不易,但这不能成为私盐的理由,法不可恕啊!

老实说,范仲淹也认真执行了,在各个盐场苦口婆心地劝盐丁“不要私煮,不要卖给私盐贩”,要求各灶首加强监督管理,也发过狠:“一旦发现严惩不贷!”然而无可奈何,私盐就是屡禁不绝。客观的一个原因,泰州楚州海滨广袤,亭灶星罗棋布,远的常在一两百里开外——也因此张纶同意加盐户运费——西溪盐仓总共四十多衙役而且仓库管理占了一半人手,所以基本上靠灶首管理盐场。是私盐获利太高,灶首参与其中?还是灶首力不能逮,管不住手下亭户?最糟糕的,恐怕两种情况都有。

还是另一位年长的巡检拦住瘦高个,诚恳地说:“听闻范监仓为官清明,在西溪盐仓做了不少实事,张大人每次讲到都是赞不绝口。但是私盐泛滥,小里说不过是少数人违法犯罪得不当之利,大里说却会扰乱国家盐榷,影响国家大计。范监官如不竭力杜绝,如何对得住朝廷,如何对得住圣上?难道范大人只要‘下诚于民’,不要‘上忠于国’?更何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