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初唐大农枭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宁奏三事

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宁奏三事(4 / 5)

李秀宁这一番话讲下来,整个大殿上都是一片寂静,她将炮口对向了所有人,然而,却没有人能开口反驳她。

“三娘,呃,三娘说的有理,父皇今后,定当多多征求民意,将天下治理的更加海清河晏。”李渊在大殿内安静了差不多十息的时间之后,才开口化解尴尬道。

“那臣女,替天下百姓,多谢父皇了。此外,臣女要上奏的第二件事,就是鼓励大家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用之改善民生。

朝堂上诸位臣工中有一大部分,都有将家中子侄送往夏国的洺山书院读书吧!这证明了什么?

证明你们知道夏国洺山书院教授的学问厉害,能够放大我们的生产,方便我们的出行,增强我们的武备……

可是,你们只是自己知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朝廷却不知道。

高句丽,新罗,百济,甚至吐蕃,这些国家都没有我们朝廷的财政富裕,然而,他们却拿出了全国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供其国内学习能力强的学子,到洺山书院读书。

可是,我们大唐朝廷没有。

我无法想象,五年八年以后,当周边各国都有从洺山书院学成,掌握了各种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的学子回国帮助朝廷发展各个方面时候。

而我们大唐,却因为是由各家自费供应孩子上学,回来的都是一些只为了家族谋利益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局面。1

他们人人只思报家,不思报国,是他们的错吗?

未必。

朝廷没有恩德给他们,他们为什么要回报朝廷?是他们的家族,花巨大的代价培育了他们,他们自然要回报他们的家族。

所以,我恳请父皇,将鼓励学习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定为一项长期国策,每年,拨一定的经费,资助一些贫寒学子到洺山书院读书,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

李秀宁这一段话讲完,有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