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岗位,从简单平凡中透出了不起。
这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又何尝不是现在这个社会化分工更加细致的大社会反映呢?
那个年代很直接,农民、工人都是直接在为国家做贡献,炼钢为了造飞机大炮,织布为了战场需要。
现在没打仗了,没有那么直接的威胁了,行业工作这么多,很多人就开始忘记这个巨大的社会,同样需要无数平凡又不平凡的普通人去承担。
这么一揣摩,整套塑像的含义就特别深远了。
既是在告诫某些人,不要忘了人民群众才是一切的基础,也在提醒普通民众,要有社会责任感,再普通的人,在这个社会上也有自己的价值。
这就是艺术思考。
那么多美术生去参观这些即将完工的群雕,难免就有不同的想法。
发朋友圈、发微博,加上自己的评论感受。
也正是这段时间蜀美特别浓厚的艺术评论氛围。
让蜀美师生很热衷于展现这些东西。
其实这也是对自己的学校,开始有种荣誉感跟自豪了。
这是蜀美好些年来逐渐丢失的核心。
从大美社的成员越来越多,他们对大美社有种近乎狂热的自豪拥护和骄傲,这种比例会慢慢影响到整个蜀美师生,接着西亚地区的跨国艺术社区才让蜀美更多的参与进来,现在豫南的艺术教育中心,真正走出西南小范围,开始在全国发声。
这都是促成自豪感的点滴。
一时之间,刚刚开学的蜀美,竟有了多年未见的兴盛景象。
好多国内同行,这个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把目光集中到了蜀美。
这个躲在西南角落,一贯有点没什么存在感的美术学院,除了五六十年代能够跻身前四,之后一直吃老本,近些年唯一排得上号的也就是赶考人数能频创新高,而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