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川敢发誓,王策逼降大世军的时候,绝对流露过“不投降,那就统统死”的意思。
中肯一点,这是决定东洲格局的一战。单纯从战役意义来说,北唐胜,则将会形成南北相持不下的格局。上阳胜,东洲一统必成定局,并在与大律的赛跑中夺下先机。
上阳胜,没什么好说的。可如果是北唐战胜,那战场外的意义,就太多太重大了。
北唐胜,北唐就是一统大战中的第五强,是反抗人皇的最强大旗帜。
不喜欢人皇的人,一下子就会发现“诶?我找到组织了”。而这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许多一言难尽,也不必赘言。
…………千年来,投入兵力最大的大规模决战,战争脚步正在走近。
唐帝深悉此战,对北唐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也深悉,整个北唐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比王策更适合成为统帅的人了。
唐帝不是“不扯后腿就不舒服斯基”,他亲笔书写的特旨,跟着诸相如屁股后边就来了。
特旨只有一个意思:在战争结束前,王策对从二品及以下的人事任用,特许前线独断裁决之权。
就是说,凡是从二品副都督以下,王策想任命谁,就任命谁。看谁不顺眼,就请对方玩儿“吃饭睡觉打豆豆”的游戏。不必请奏,不用皇帝和朝廷批准,只需报备,独断裁决之权,对王策来说,好像不怎么稀罕。可这一次,却是包括从二品,这绝对是石破天惊的权力。
宫泰平从第一天就被王策吊起来当成豆豆施虐,加上这个史无前例的大权,南方军团上到都督,下到总镇,没人敢吱声了。
王策没多想,心想这道旨意来的恰好。
在投放兵力高达四百万的大决战中,北唐现在的最大作战单位是一路三万人,显然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王策下令,在不打乱编制的情况下,分别按三路,以及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