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年节,就看这一战。
说重一点,这是决定东洲霸权归属的一战。
从没人想象,也没人敢把这么重要的一战,投放兵力高达四百万规模的大决战,交给一个年纪不满三十的年轻人来统帅。
不论唐帝是任人唯亲,还是绝对宠信。外界对唐帝的勇气,绝对是大加赞许。
好战如大律,也不敢轻率在大规模战役中启用年轻人当统帅。以王策的年纪,这时候根本应该还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中级将领。
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坚忍果断,心理顽强,甚至在必要时残忍好杀,这些是一个大军团主帅首先必须具备。
放在王策的位置上,如果主动送八十万将士去死,就能取得战役胜利。你能不能狠下心,主动送他们去死?
如果需要你屠杀一百万战俘,才能达到战略胜利,你敢不敢下这个毒手?
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大军团统帅,姑且不说管理,不说作战的复杂,就说这些基本必须具备的素质,就真的不是一般高级将领能具备的。
不论九洲,不论中国古代,都是将星如云。可真真要说善于大军团的,真的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
九洲也好,地球古代也好,很多名将都有统兵上限。超过,就等于超过他的能力范围。其实很多名将战场惨败,名誉扫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
外界纷纷扰扰,质疑王策是否能成为这一战的合格统帅。
却也只有袁川等少数俘虏,以及颜鼎等人,才依稀知晓,外界有多么低估王策。
王策未必是一个多么出色的中级军官,真要统辖千人或者五千人跟熊式武和高岱等大战一场,多半能把王策锤得漏尿飙屎。
但他王策肯定是一个合格的,出色的大军团统帅。唐帝选他来坐这个位置,有其他用意,但也多半是因为,整个北唐只有他王策具备这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