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见,“使君,设立招贤馆已经引起了诸多非议,若是公开取士,名门望族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只怕他们会闹出事情呀”。
李贤明白,治理天下,离不开郡望大族的支持,一味的打击不是办法,只有拉拢一批,分化一批,这样才可以彻底收服地方。
“无妨,开科取士虽以才能为先,不过,也不是说彻底绝了士族的上进之路,只要他们派出子弟前来,我们可以酌情录用嘛”
徐庶颇为赞同,“使君所言极是,眼下正值用人之际,一味苛求公平,只会将助力推倒敌人那里去,不过,在下认为,郡望士子可用,但不可大用”。
李贤笑道:“也不尽然,只要德才兼备,我可以给他们机会”。
徐庶不再否认,只要李贤心中警惕就可以了,没必要针锋相对。
又商议一番之后,李贤便写好奏章,交到了皇宫。
开科取士毕竟是大事,事先与太后、皇帝通通气,省得小人挑拨离间。
宫内,伏太后读罢奏章,嘴里道:“李贤这是要拉拢人心呀”。
天子年岁尚幼,不懂得人心险恶,只是笑道:“母后,大将军对我们不错,这奏章便准了吧”。
伏太后摇了摇头,道:“皇帝,你可不能因为个人喜恶来决定朝廷大事,开科取士,有利于国计民生,这是好事,自然要准”。
天子耷拉着脑袋,“母后说的是”。
伏太后苦口婆心,“敦儿,你是天子,是皇帝,切记,绝不可因私废公”。
“孩儿记下了”
“唉,先皇去的早,只剩下我们孤儿寡母,敦儿,你可要记住了,无论什么时候,当以性命为先”
刘敦瞪大了眼睛,“母后,这是皇宫呀,难道还有人敢来杀我们吗?”
伏太后略一沉吟,嘴里道:“宫内人心险恶,先皇便死于内监之手,敦儿,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