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同性的沥青基碳纤维定然是要有一个跃升的,至于跃升多少,其实就不重要的,蒂姆西看重的只是10%的成本。
这种程度的成本降低,虽然不至于革了钢铁的命,但革掉一些贵金属的命是没有问题的。以哈利伯顿每年数百亿的销售额来看,真的是有多少碳纤维就能消耗多少碳纤维。
在石油机械领域,碳纤维是天生的悍将,高模量,高强度和抗腐蚀,每一项都是石油机械所需要的。要不说碳纤维是一种革命性的材料,这东西的成本要是能降低到石油公司能接受的程度,每年替代上千万吨的钢铁都不在话下这就等于是一个行业就能消耗掉1000年的世界产量。
苏城高兴之余,听的直拍额头,心道:专利说明书上的说明,肯定是刚从国家研究机构跳过来的家伙做的,是把给国内专利局的东西给照抄过来了吧。
94年以前,中国专利是仅仅针对中国国内的,中国专利局也是一个行政审核部门,而且颇为严格。你要是不在自己的专利申请书上,写个“填补国内空白”,或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要想通过你就慢慢等吧,核查一年半载都不算久。
因此,不像是国外的专利文件,国内早期的专利文件,不光要写技术上的东西,还要吹嘘自己的产品,吹嘘的越狠,通过的几率就越大,哪怕是中科院等高级研究机构,所谓的专家教授自己不吹嘘,下面的徒子徒孙们也要帮忙吹嘘的。
而到了国外,“大大降低了成本,只为同类型产品的10%”这样的内容,就属于可有可无的了,如果是专门的研究机构,也许还考虑一下吹嘘专利以卖个好价钱的心思,其他实验室并不会多写字找麻烦,像是这样的写法,不是摆明了让买家压价吗?
要是真的也就罢了,要是纯吹嘘,可就变成了增加销售压力了。
苏城仔细的想了一会,笑道:“我这个董事长当的不称职啊,国内的重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