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意识到,明军正在依靠山东来控制渤海,而在这个战略包围圈中,直隶自然处在威胁之中,而辽东,又何尝不在明军的进攻范围之内?
其实。早在天启年间,大学士孙承宗督师蓟辽时,便有与现在相似的战略计划。以陆军为正兵,水师为奇兵,收复辽东,这在当时是很有创见的。特别是登陆作战,更是孙承宗收复辽东战略之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构想是调集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天津之水师经过渤海、辽东湾。从辽东半岛登陆。上陆后,先占据金、复、海、盖四卫。再向辽阳、沈阳进攻。
如果说当时的孙承宗因为练兵未成而无法实施他的战略构想,那现在的明军却是有这样的实力。只要能稳固胶东,使明军有控制渤海的基地,凭借明军的强大水师,便可以进取辽东,将满清主力困于关内。
即便是不采取这样的激进计划。而是步步为营,先复京师再取辽东,那山东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以登、莱、烟、威等地为海军基地,明军也可以跨海进攻象旅顺、大连这样的辽东重地。
当然,明军的保守目标是暂时稳固胶东。但这并不是指在军事行动上的畏缩。从开始在登州地区登陆,并与在栖霞起事的于七所部会合后,明军的陆师主力便迅速南下,连克莱阳、莱西,而水师陆战队则从青岛登陆,向北攻击,攻克即墨后与陆军在莱西会师,从而完成了对胶东半岛的横断。
随后,陆军向西攻城掠地,拓展地盘;陆战队则与于七所部义军向东,光复处于包围中的胶东地区。
由于明军登陆山东的行动迅速而突然,山东清军在初期完全处于下风,征剿于七的督标和绿营在平度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交锋。七千对一万,无论是装备,还是人数,清军败得毫无悬念。
明军趁胜进攻,清军接到祖泽溥之令,稍加抵抗便退往淄川(现淄博)。这已经是属于济南府的管辖,在与济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