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贞观攻略 > 五百三十七 该来的还是会来

五百三十七 该来的还是会来(2 / 6)

现在存在的所有人或许也不会存在了。

但是不管如何,不管满清如何贬低明王朝。明王朝依旧是中华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王朝,一切具有近代化萌芽的政治经济技术变化都产生在大明,无论是内阁制度使得君王不早朝,朝政却可以依旧维持,亦或是引进西方火器技术改进自身,从而获得了数次与西方殖民者战斗的胜利,或者是《天工开物》等等一系列闪耀着智慧光辉的技术产物。都证明了明王朝虽然已是穷途末路,但是并不固步自封。

或者说,明王朝的性格叫做偏执,极度的偏执。但是,绝对不是黑暗和腐朽。

把大明的技术水平转移到大唐来,是否可以让大唐提早获得数百年之后大明的国力呢?制取白糖的技术已经让苏宁转移到了大唐来,但是因为甘蔗数量的稀少和运输不易,导致白糖的价格始终无法下降,但是江南之地的开发过程当中,已经有了大规模建设甘蔗园以获取足够数量的白糖的计划。

山东之地和蜀中之地被大规模推广种植稻米和土豆,产量接连攀升,而油料作物的种子芝麻和黄豆种子也被紧急调派到华北平原和长江平原地区,准备种植,工部的农具改造行动如火如荼的展开,苏宁下达的改进制糖工艺和制酱油工艺的命令稳步展开,现在又增加了另外一个命令——改进制油工艺。

大明的技术图纸如数下发,交给这些人去研究,去仿制,然后改进,技术的改进不是一张图纸就可以做到的,让大唐的技术人员理解几百年后大明引进西方技术改制之后的技术,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过墨家子弟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墨家部分机关术之精巧,是西方科学完全无法理解的,放到如今,全世界都比不上,只能说是巧夺天工。

一项又一项农业技术方面的不断地在大唐朝堂上确立,一项又一项改革措施在皇帝的推动和臣民的努力下不断地展开,朝堂机构为了适应这些农业和技术方面的改革而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