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消息,所以干脆主动将东帝汶以10万英镑价格卖给日本,这件事还一度让葡荷关系紧张。
10万镑就获得粮食和资源丰富的东帝汶,让日本上下兴奋地同时也助涨了国内继续南下的呼声,一些日本报纸甚至多次暗示应该继续南下,吞并更加富饶的荷属东印度,尤其是英荷壳牌公司的巴里巴板油田和中国海湾石油公司苏门答腊油田,让缺乏石油的日本眼红发狂,最后甚至还有狂热的军官提出应该连英属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一起“解放”。
这种言论自然不可能得到日本高层的承认,反而屡次三番在公众场合明确表示日本不会南下,东帝汶仅仅是“最后一次”,但阴霾却始终无法从荷属东印度和南洋挥散。
不过除了南洋有些紧张外,世界到也迎来最安静的一段时期。各国经济转好依然遥遥无期,苏联增长率吓人,欧美继续不死不活的情况下,国内也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青岛合约签署后不久,总统就正式实施准备多时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这份计划的帮助下,到1931年底因经济危机陷入停顿国民经济就重新恢复增长,公路、铁路、电厂等等数以千计的项目全面铺开。军队也从个计划中获得好处,陆军增加了两个步兵师,1师和2师也被改编为装甲师,空军的新飞机招标已经到最后阶段,等待他们的肯定是上万架的装备量。
海军的第三和第四艘北京级战列舰终于交付,2艘四川级航母和2艘安海级改造也顺利完成,除开伦敦会议后开始建造的巡洋舰和另外2艘四川级航母外,海军迎来建国后的第一波小高潮。
为这个小高潮,从向美国订购安海级开始算,海军已经走了足足20年!
用20年前的视角看,能走出甲午阴影重建起这样庞大的一支海军力量,已经足够让人满意了。但随着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还有三年就要到期,意法日德四国都开始秘密设计新战列舰,海军意识到必须尽快做好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