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捉迷藏的事情,秉文还是觉得很可惜。战争的确不是好东西,但谁也不能否认战争才是士兵和军队的大考,这一关不迈过去,第二舰队就始终不如曾经在黄海和日本海军死拼过一次的第一舰队。
不过这也没办法,当时海军还的确不具备打败英国封锁的能力,就算多次演习证实航母具备摧毁战列舰的能力,可仅仅摧毁是不够的。无法保护陆战队登陆的情况下,任何表面打败都不能算真正赢得胜利。总统也知道这点,所以最终选择谈判,继续将石油和海上交通命脉至于英国眼皮底下。
和谈让持续四个月的沙特危机化为了《青岛条约》,从表面上看英国仅失去一个原本就因为淡水不足准备放弃的阿杜环礁海军补给站,但实际上危机带来的影响却远未结束,光是印度就让日不落帝国焦头烂额!
在陈果夫和石小楼的暗暗资助下,与国大党撕破脸后钱德拉正式宣布组建“全印度国家**党”。虽然被英军击溃不得不退出塔塔钢铁厂,印度国民党却基本控制了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恰蒂斯加尔邦的农村地区,部队数量也从最初的几千壮大到目前的3万!成为印度境内仅次于穆盟和国大党的第三大势力。为对付他,这两年英军不断发动清剿和围捕,但陆陆续续赶去支援的一千多朝鲜族士兵却让英军吃足苦头。所以英军最近又开始扶持尼赫鲁,希望用国大党来消灭钱德拉和他的“印度国民党”。穆盟这两年也趁机加速吞夺地盘,更明确提出要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的口号。
最让英国担忧的是,印度穷党力量开始增强,南方的喀拉拉邦、泰米尔纳德邦,北方的旁遮普和拉贾斯坦邦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还一度传出尼赫鲁准备访问莫斯科的消息。
英国暂时无法分心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日本,虽然当时中英都发出警告,但葡萄牙在得知《青岛条约》后立刻意识到亚洲地缘政治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加上美国也传出准备让菲律宾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