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自然会改进,即使过几年调整思路也来得及。
想到这些,杨秋把到嘴边的话了压下来,又看起后面几种飞机。
俯冲轰炸机进入第二轮进行最后测试和修改的是流星公司的“鬼车”俯冲轰炸机,考虑到海军也会采购,所以使用了与“厉风”战斗机相同的彗星900发动机。它倒是和熟知的那些俯冲轰炸机都不同,也不像JU87斯图卡那样机轮不能收回,而是采用后三点可收回机轮,使用流星900发动机,安装了俯冲减速板和自动拉起装置,最大可携带一枚500公斤炸弹。
鱼雷机此次没有招标,目前海军用的双翼鱼雷机性能已经足够,加上产量不大没必要那么快换装。至于最后的“飞廉”水上飞机则完全就是后世的美国卡特琳娜PBY1,因为西科斯基就是这款飞机的总设计师,只不过现在他本人定居成都,所以出现在中国也不足为奇。
后面的运输机杨秋也只匆匆看了几眼,除飞机开始降落外,也因为发动机技术还不足。但即使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份报告依然充满希望。只要等发动机上来,报告上的飞机就能达到甚至超越它们各自模仿的“前辈”的水平,一支强大现代化空军经过20年努力,终于初现端倪。
杨秋将航空报告还给冯如时,岳鹏等人已经提前降落钻出飞机,当一道上百米高的拦江大坝出现在面前时,众人全都愕然发呆。
这是哪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