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每年的各种进项,若是加上聚宝楼、聚宝商行,其岁入至少增加了十倍不止,就单去年,一年的进项就过了三千五百万两,其中两千余万都出自聚宝楼,而且随着商贸的繁荣,连宫里都深信,这个数字还会增加,那么柳乘风现在提出的这个构思,确实很吸引人。
“只是若当真实施下去,每年所需的银两大致为多少?”朱佑樘心动了,提出了这个问题。
柳乘风直言不讳的道:“陛下,若是实施下去,大明有县城一千三百,有州府两百余个,若是这样计算的话,每个县要建官学堂,至少也需纹银三百两以上,朝廷拨出五百两,可让当地县衙寻些空置的宅子、庙宇,好好修葺一番,就单这个,便需耗费纹银百万之多。除此之外,还有聘请教谕、博士、以及印刷课本,提供笔墨的开支,以及府学、省学的投入,至少要超过三百万两银子。”
三百万两……朱佑樘不由松了口气,若换做是几年前,有人提出这个数目,他非要吓死不可,登基这么多年来,他苦心经营,朝廷收支最好的时候,一年也不过结余出二十七万两银子,就因为这二十七万两银子,那朝野雪花般的奏书递上来,满是称颂之声,原因无他,就因为破天荒的朝廷结余了这么一大笔银子。
不过现在,朱佑樘反而觉得觉得这个数目并没有超出他的预想之外。三百万两银子,这是初期的投入,若是以后,朝廷一年最多投入一百万两纹银就足够了。
他沉默片刻,道:“此事朕要和内阁商量商量。是了,你方才说开源的事,怎么又转到了兴办官学上头。”
柳乘风道:“陛下,微臣之所以提这兴办官学的事,其实也是告诉陛下,国库的收入虽然多了,可是朝廷的开支也会越来越大,现在一年修建和维护驰道就需纹银数百万,将来若是再开官学,那又是白万两银子的开支,迟早有一曰,朝廷又要只陷入揭不开锅的窘境,所以微臣以为朝廷应当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