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楚汉争鼎 > 第503章 迁都

第503章 迁都(2 / 5)

梁地破败到了如此程度,仅仅依靠朝廷的鼓励和引导,根本无法促成江东、巴蜀等人口密集区向梁地移民,因为江东、巴蜀的人口虽然稠密,却也没有稠密到容纳不下的程度,两地百姓宁愿开山垦荒,也不愿意冒着风险去充填中原。

普通百姓尚且如此,那些富豪大户就更不用指望了,他们宁可花大价钱在江东、巴蜀置办大片大片新垦的劣田,也不愿意花小钱去中原置地,关键那里没什么人啊,没人就请不到佃农,没佃农再好的土地也得闲着,那不糟蹋钱么?

如果不采取非常手段,梁地很可能需要五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能恢复过来。

但是,如果将国都迁往中原,那情形立刻就不一样了,国都一旦迁到了中原,整个国家机器也就迁了过去,这就意味着衙署、太仓、太学等机构都将迁往中原,更意味着数量庞大的禁军将士、勋戚贵胄都将举家迁往中原。

现在的楚国,最富有的阶层是谁?不是太学出来的士子,不是经营工坊的坊主,甚至也不是经商的商人,而是战功卓著的禁军将士,还有勋戚贵胄,别的不说,当年项庄奖励战功加抚恤阵亡将士,一次就发放了上百万两黄金!

像毕书、高初、庞钰、蒙殛这几个国公,项庄一次就赏了上万两黄金。

勋戚贵胄是真的很富,譬如魏国公高初,仅在秭陵东郊就拥有良田万亩,庄园十处!其余几个国公也是不遑多让,禁军将士的个人财帛和田产当然比不上勋戚贵胄,但是他们人多啊,六万禁军相加,那是何等规模?

根据楚国法令,所有侯爵以上勋戚都必须留在都城,高初、庞钰虽然不在都城,但他们的府邸、家人都在,也就是说,一旦项庄将国都从秭陵迁往中原,也就意味着秭陵城内的上百个侯爷也必须得跟着举家迁往中原。

上百个侯爷、六万禁军去了中原,依靠他们为生的工坊、商户自然也得跟着去,大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