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丝路大亨 > 第一百六十七章战略资源

第一百六十七章战略资源(2 / 3)

的说是铸炮、海军炮。

拜朱纨所赐,周可成从双屿的沉船里面弄到了一大批火器,但随着一条条新船从淡水河畔的造船厂下水,军火库中库存的火炮的数量也越来越少,铸炮已经渐渐排上了周克成的日程里了。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周可成当然知道铸铁炮、钢炮才是近代火炮的最终方向,相比起青铜,钢铁更加廉价,而且机械强度也更大,可谓是物美价廉。但他更清楚手下工匠的金属铸造技术水平还很落后,在能够在中左所建立兵工厂,引入大批有经验的工匠,将金属铸造水平提高到足以制造铸铁炮之前,他觉得还是铸造青铜炮比较现实。由于熟铁水和钢水的流动性远远低于生铁水,所以在铸造大型生铁件的工艺难度要远高于钢和熟铁,但生铁的机械性能又不适宜制造火炮,而且在铸造铁炮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气泡,同时在自然冷却过程中,炮身的外层会先冷却,而内层会后冷却,受到整体的冷热不均影响,最后冷却完的炮管内壁很可能是凹凸不平甚至大窟窿小眼的,这就极大地影响了铸铁炮的机械性能。即便铸造成功,由于外侧先冷却,内侧后冷却,所以炮管的外侧密度高,而内侧疏松,很容易炸膛,为了避免炸膛,就不得不把炮身变得更加笨重,所以在口径相同的情况下,铜炮的重量要远远低于铸铁炮,因此在同等吨位情况下,装备青铜火炮的船只可以拥有更强的火力。

青铜炮虽然比铸铁炮有诸多优点,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贵,铜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铁,而且中国是一个贫铜国,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中国铜矿蕴藏较为集中的云贵地区在明朝中叶还处于半蛮荒状态。所以周可成从一开始就打消了从大明弄到铜料的念头——大明自己连铸铜钱的铜料都不够呢。幸好从关东到四国、九州的地质带上,有一条长约800公里的铜矿床,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有铜矿开采了,周可成通过堺镇的商人,每个月都能获得二十吨左右的红铜铜料,而且这些铜料里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