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两以上,这还不算武器弹药恐怖的消耗量……
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去看,大明逼反郑芝龙也好,征讨福建水师也罢,都显得有点得不偿失,所以史可法非常不赞同天子决意武力讨伐郑芝龙的方案。
但是史可法乃至众臣更明白一点,天子的战略决断要想改变基本不存在任何可能性,要想让这场战争消弭于无形,唯一的办法只有郑芝龙对大明真正臣服,接受天子的安排,整编福建水师,但同样这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而郑芝龙纵横海上这么多年,枭雄心性又怎么可能不明白天子的意思,所以借故不入京,以此表明了不惜一战的态度。
“启禀陛下,如今郑芝龙之子郑森昨日已然替父抵京,不知陛下可要召见于他?”史可法想了想说道,无非是希望郑森能在被天子召见的时候表露出郑家完全臣服,绝无异心的态度,以此来打消天子对福建水师动武的念头,哪怕可能性极小,但却值得一试。
朱慈炯的目光稍稍柔和了些许,郑成功啊,大义灭亲的民族英雄,海战方面的军事天才,理论以及实战方面强了如今的海军都督万长明不止一筹,如果能摈弃家族之念,倒是一位值得重用的人才,海军若是有他,无异于如虎添翼。
但是朱慈炯对于招揽郑森,让其死心塌地的忠于自己并没有太大的信心,毕竟如今的现状与原本的历史已经有了根本性的不同。
历史上郑森是因为民族大义才拒不降清,无时不刻的与满清做着殊死的斗争,并一直延用大明的年号直至被康熙所灭,但现如今满清已然不可能奴役天下,大明如果能按照朱慈炯定下的制度稳步发展,随着大势迈入现代文明,国祚传承万世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管怎么说,只要郑家没有背叛大明,那么朱慈炯不管以什么理由起兵征讨,都难免要落人口舌,简单点说,郑家归顺了大明,大明却以不臣武力讨伐,那么道义缺失的便是大明而非郑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