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五位使臣在大明内阁首辅史可法的陪同下迈入紫禁城,他们能代表一国出使大明,精通汉语乃是最根本的原因,但在各自国内也是达官显贵,进了大明帝国这处心脏中的心脏,心里难免会作出一番比较。
正所谓人比人,气死人,一比之下,五人无不暗叹各自王国的王宫与这紫禁城比起来,顶多能算的上是乡野之间砖瓦房,差一点的恐怕只能与茅草房一较高下了。
朱慈炯这段时间差不多三天便有一天宿在坤宁宫,皇后有了身孕,他身为皇帝自然要多陪陪,其她妃子哪怕即将临产,对于朱慈炯来说也就那么回事,谁让他现在儿女俱全,唯独差一个法理上承认的皇位继承人呢。
当然以朱慈炯的思想,徐大皇后即便生下皇子,他也未必一定会将皇位传到其手里,大明的江山存续不易,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大明起死回生,甚至隐隐已具霸主临世之兆,自然不会愿意将国家的前途交到一个不堪造就的皇储身上。
至于国本之争?到了那个时候新学人才充斥天下,思想顽固不化只知祖宗成法的儒臣早就论为末流,谁还会闲的蛋疼没事找事和他在朝堂上论国本,还他么一扯就是n多年!
朱慈炯用完早膳,喝了一杯清茶又看了半份最新时政报,日子悠闲的如同退了休的老干部,这要是让那个自以为大明天子每天忙的最多只睡一个时辰的东吁使者知道,只怕能把眼珠子都惊掉在地。
回到御书房后,依旧只有韩赞周和乾清宫管事宫女清雅随侍在侧,召见外使这种大事原本起居舍人是一定要在场随记的,当然朱慈炯不会给起居注这个机会。
史可法与五国使臣早两刻钟便在殿外等候,天子巳时传召,正常来说不会提前也不会退后。
“宣史可法、诸国使臣觐见。”
巳时刚至,殿外侍立的小太监便按照韩总管的吩咐扯起嗓子叫唤,这种事是他的专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