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肯去辽东,哪怕能节省下一半的辽饷,大明的财政也会立即起死回生,转为盈余。
更何况考虑到赵无忌那高超的理财手段,李待问暗中揣测,到时不但不用朝廷花钱,恐怕辽东还能给朝廷缴纳钱税和粮税。
崇祯话音刚落,李待问便以与他的岁数完全不符的敏捷程度率先出列禀道:“钦州伯此举,可行性十分之高,有钦州伯镇守辽东,既能保辽东一方平安,也能节省下朝廷的大笔兵饷,老臣附议钦州伯。”
礼部尚书蒋德景思忖片刻饿,亦是出列附议。
满清的大内奸,兵部员外郎陈洪范一直低眉垂眼,做出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不过在暗中,他却是竖起了耳朵,眯着贼眼不断地窥探着周围的一切风吹草动,与众人脸上的开朗笑容相比,此刻陈洪范的脸上全是强挤出来的假笑。
满清和大明要议和了?那自己这大内奸可怎么办?皇太极会不会卸磨杀驴,把自己这个内奸,作为一项礼物送给明皇崇祯?
这些日子以来,别人都盼着大明取胜,只有陈洪范盼着赵无忌兵败辽东,深知赵无忌只有八千兵马的陈洪范,曾经对皇太极抱有无限的信心,甚至他已经做好了到时主动打开城门,放清兵入京师的打算。
可惜铁打的事实无情地扇了他一巴掌,皇太极不但没能取胜,反而在战场上中了一枪,不得不狼狈退回盛京,生死未卜。
这种情况下,叫陈洪范如何不急?
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站在自己右边的兵部尚书陈新甲,微微抬起右脚,似是要上前附议,陈洪范来不及多想,急忙加快一步,抢在陈新甲的前面出列。
已有两位阁老附议赵无忌,若是再加上陈新甲一人,那赵无忌镇守辽东的事实基本上便会铁板钉钉地成为事实。
所以陈洪范必须阻止并破坏这一切。
眼看陈洪范抢先出列,陈新甲皱了皱眉,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