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红儿带来的情报,明军虽败,但杏山,塔山,松山三座坚固城池依旧掌握在明军手中。
洪承畴带着曹变蛟,王廷臣等将及一万多明军,退守松山城。
吴三桂,唐通等人在杏山,兵部郎中马绍愉和山海关总兵马科退守塔山城。
三座城池中的明军数量加起来,也有两三万人,其中还有吴三桂,曹变蛟这样的悍将,加上洪承畴的谋略和统筹,残存的明军足以成为一股强大的辅助力量,来侧面呼应赵无忌的主力进军。
自军为主,洪承畴为辅,互相配合,内外夹击,最终击溃清兵,这是赵无忌在海上是曾设想过的作战预案。
结果没想到松山城被内奸出卖,迅速告破,里面的那一万多明军也是全军覆灭,要知道,留在松山城的,都是洪承畴掌握在自己手里的精锐部队,他们的损失,极大地削弱了剩余明军的实力。
唐通,马科均是指望不上,唯一可用的吴三桂,其手下精锐也在连续两次突围中,损失惨重。
虽然吴三桂还在宁远城留下了一部分精锐,但让一贯喜欢保留实力的吴三桂出兵支援自己,难度不小。
嗯,简单的说,黑旗军原来打算当配角,结果走着走着发现成了主角,但是还好,还有配角搭戏,再走着走着,最终发现剧本变成了独角戏。
真正和清兵打起来,这些残存的明军,能保住所在城池不失,便算是帮了赵无极大忙了,指望他们出兵在野外支援自己,只有吴三桂能担当此任,但他是否会乖乖听从调遣,还在两可之间。
而今,赵无忌真正能倚仗的,也就是自己手下这五千枪骑兵以及三千白杆兵,共计八千人马,初看之下,形势似乎与当初山东之战差不多。
当初在山东,赵无忌也是以八千士卒破十万清兵。
但细算下来,两者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首先,山东战场上,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