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七百一十九章人人有衣穿

第七百一十九章人人有衣穿(4 / 5)

,就是用机器代替了人力,从而生产出了数量极大丰富的各种产品,满足了百姓们的生活需要,使得百姓们的生活品质大大提高。

赵无忌既然研制出了先进的纺织机,他便打算以此为开端,走薄利多销的路子,用尽可能低的价格,去满足大明百姓在穿着上的需求,提高大明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白居易曾有首诗《卖炭翁》,里面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生动地写出了卖炭翁既怕天冷冻坏自己,又担心天不冷,自己炭火卖不出价的矛盾心理。

而通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生产出大量的棉布,把布匹的价格大大地降低下去,让每一个人都买得起布,穿的起暖和的衣服,充满尊严地活着,不更必担心天冷会被冻死,这就是赵无忌建立纺织工坊时的理想。

想起以后大明百姓人人都有漂亮衣服穿的场景,赵无忌的心情不禁也有些激动起来,他对着面前的大片空地豪迈地一挥手,“本官的目标,便是用这里生产的布匹,来做成衣衫,穿在每一个大明百姓的身上!让大明百姓人人有衣穿!”

顾炎武和商敬石听了,心情都是十分的激动,商敬石拱手说道:“大人此举,利国利民,善莫大焉,属下有一事不明,敢问大人,将来准备把这些布匹降到什么样的价位?”

“纺织工坊,三五年内,本官不打算赚多少钱,比成本价稍高便可出货,这样一来的话,应该能把棉布的价格降到市面上的五成左右。”赵无忌想了想,说道。

纺织机器还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待到纺织机的技术基本成熟,赵无忌打算把驱动机器的动力从人力改为蒸汽机。

如此成本应该还能降得更低,不过受蒸汽机研制进度的影响,这一点短期内还无法实现。

在将来的几年之内,以水力驱动纺织机,是比较现实的纺织机改进方案,同样可以大大地降低棉布的成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