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七百一十三章出兵伐清

第七百一十三章出兵伐清(3 / 5)

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原本能为朝廷缴粮纳税的地方,摇身一变而成了嗷嗷待哺,急需朝廷拨款予以援救的重灾区。

河北的全部地区,以及山东的北半部分,全是灾区,各地的主官奏折犹如雪片般地纷纷飞入宫中,内容洋洋洒洒不一而足,然而核心的意思都一样,请朝廷速速拨款拨粮救灾。

然而对崇祯来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他没有钱。

清兵退去之后,崇祯终于如愿罢免了刘宇亮的首辅一职,便如同一个牙疼了好几天的病人,终于寻到了牙医,三下两下拔下了那颗令他痛苦不已的烂牙,但一时的痛快过后,崇祯却沮丧地发现,他手头没有合适的首辅人选了,面对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众多大臣一个个装聋作哑,谁也不愿意接手这首辅一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大明,宛若一个旧病缠身的病人一般,沉疴已久,难以回天,诸位大臣自认没有张居正的魄力与政治手腕,也没有赵无忌那样无中生有,神乎其神的财神手段,是以对这首辅一职,人人都是敬谢不敏。

干这活不但累,费力不讨好,还有可能被皇帝当成替罪羊拿下,谁愿意去做?

悲哀啊,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人羡慕不已的官职,如今却成了众官员避之不及的雷区。

崇祯在痛恨诸多大臣没有担当,不肯作为之余,却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他依旧认为自己是贤明的君王,依旧在徒劳地寻找着,可以辅佐自己的像张居正,戚继光那样的能臣干吏。

只是事到如今,大明的人才也变得慢慢地凋零起来,崇祯能够选择的余地,也是越来越小。

清兵入侵一役,文武双全的总督卢象升战死沙场,随即曾力擒闯王高迎祥的能臣,西北巡抚孙传庭,也因他和杨嗣昌及高起潜的矛盾,被两人中伤,从而慢慢地被崇祯疏远。

孙传庭最后更是因为崇祯对自己的意见置之不理,而拒绝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