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主将卢象升战死,高起潜又是皇帝家奴,刘宇亮也不想得罪他,主持兵事的杨嗣昌深受崇祯皇帝信任,也是得罪不得。
于是想来想去之后,刘宇亮最终拿颜继祖开刀,炮轰颜继祖玩忽职守,直接导致了山东的乱局。
随后得到消息的颜继祖急忙也是上奏自辩,说道自己只有三千士卒,实在无力与十余万清军出城野战,去解济南之围,至于刘宇亮对自己的指责,他则分辩说是自己也曾四处派人传信,调遣兵马,但各路兵马无一听从他的命令。
颜继祖的意思是,不是他不想指挥,实在是各地的军队不听命令。
得知颜继祖的奏折后,山东各地的大小军阀也纷纷开始给崇祯上奏折,撇清自己的责任。
高起潜的密折里说他从来没有接到任何的出兵命令,兵部的没有,颜继祖的也没有,而其后被崇祯授予总督山东兵马的赵无忌也并未有命令给他,所以迟迟没有接到指令的高太监,便一直带着手下,忠心耿耿地守在临清州待命。
山东总兵倪宠,剿匪总兵祖宽等等武将则是说什么理由的都有,大部分也是说自己没有接到出兵的命令之类,总之就是自己忠于职守,山东乱局与自己无关。
崇祯天天看着这些里面内容三分真七分假的奏折,脑袋几乎被搅成了一团浆糊,他越看越是来气,心中怒火越来越盛。
而他亲自下令升任兵部右侍郎的赵无忌,又是如此的桀骜不驯,天天拿着他的圣旨不当回事,置德王于不顾,依旧我行我素地率军追赶皇太极不舍。
崇祯一怒之下,终于下旨剥夺了赵无忌的官职,而以高起潜取而代之,又命令赵无忌速速返回京师。
高起潜确实是能力有限,但是崇祯不用他,又能用谁呢?高起潜起码在军中待了多年,对军队比较了解,并且他还是属于那种愿意出来做事的太监,他的职位也比较高,适合接替赵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