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强悍,弓箭之术更是了得,在与明军侦骑的格斗中,他们往往都会占据上风,这也是明军的情报工作不如清军的原因之一。
刘芳亮等人默不作声地看着这几人身影渐渐远去,慢慢消失在了道路的另一头,没多久,他们便听到后方一阵火枪轰鸣之声传来,随后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两个鞑子伏在马背上,拼命地挥舞马鞭,沿着原路逃了回来。
刘芳亮急忙端起三眼燧发枪,沉声告诫旁边的士卒,“要活的,尽量往腿上打!”
呯呯呯一阵枪响之后,其中一名骑兵应声落马,但另一名清军骑兵身手极为了得,听到枪响后,他竟然能在瞬间功夫,便俯身下沉,双手抱着马头,身子猛地下滑,以腿勾住马腹,利用马匹庞大的身躯将自己的身子牢牢实实地给遮挡住了,这使得射向他的那五六枪齐齐落空。
趁着明军士卒再度举枪瞄准的功夫,仗着马快,几个呼吸之间,那鞑子已经冲出了明军的伏击圈。
不能留他回去报信!刘芳亮来不及多想,急忙翻身上马,顾不得招呼手下,一催战马便追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在辽阔的原野之上,两匹快马肆意疾驰,,刘芳亮有备而来,马匹又是居高下冲,利用这个优势,他慢慢地追到了清军骑士身后二百多米处。
已经进入三眼燧发枪的射程了。
明军士卒普遍装备的鸟铳,射程在一百米左右,而刘芳亮手中的三眼燧发枪,原型是毕懋康发明出的燧发枪,又糅合了另一大明火器名家赵士祯改进后的新式火枪的部分优点,由唐维再三试验改进,这才最终定型。
三眼燧发枪继承了赵士祯新式火枪射程远,火力毒的优点,又有毕懋康燧发枪射击方便,速度快的优势,深受这些枪骑兵们的喜爱,已经成为他们作战时的主力武器。
刘芳亮自后背摘下燧发枪,稳稳坐在马背之上,举枪瞄准,三眼燧发枪的射击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