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并不是地主豪绅们在发善心,做好事,而是想种地的人少了,人们更喜欢去庆记、和记、以及城管大队去打工。
什么?一亩地的收成给地主六成?那为什么不去庆记做工?工钱一月一结,从不拖欠,旱涝保收,不比看天吃饭种地,稍有不慎碰上灾年就会赔个底掉要强多了?并且老板还包两顿伙食,若是单身男子,基本可以做到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工钱一文不花全能攒下来。
若是缺钱缺的紧,可以去临淄的煤矿和铁矿试试运气,活是又脏又累,但是工钱高啊,干上半年就抵得上别处一年的工钱,来钱很快,于是有一些能吃苦又打算攒点钱娶媳妇的壮小伙,咬咬牙就去了临淄。
于是往年的这些黑心地主乡绅,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嘴脸,到了如今一个个都变得分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担心佃户明年不种地往外跑,他们不但主动降低明年的地租,个别地主还会带上一些大米啊猪肉等等年货上门去看佃户,打感情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拉拢住这些佃户们继续为自己种地,毕竟土地不能自己往外长粮食,空有土地,没有人去种也是抓瞎。
于是,往年是百姓们在抢工作,雇主们挑挑拣拣地挑雇工,偶尔还会压压价;今年则是百姓们挑工作,离家远了不干,雇主脾气不好态度不好也不干,不包午饭的更不干,气得青州府的大小老板地主们背后没少骂庆记的掌柜,因为包雇工伙食的风气就是自庆记而起,但是他们敢骂庆记的掌柜,却不敢骂庆记的老板,因为庆记的幕后老板就是赵无忌,在青州,敢对赵无忌不敬的人,不用赵无忌亲自动手,百姓们自发地就会起来干翻他!和记他们更不敢骂,因为幕后老板是皇上!
百姓们兜里有了钱,就会拿去消费购买商品,过来反哺青州府的商业,而青州府商业繁荣了,赚钱多了的商人们又会雇佣更多的人来应对生意的扩大,如此便形成了积极正面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