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根本没有弹道导弹的位置。
不受重视,也跟弹道导弹的作战效率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在波伊战争的后期,帝国陆军完成了具备末端自导能力的中程弹道导弹的测试,而且各项性能都达到与超过了设计指标,比如命中精度高达50米,战斗反应时间最短能控制在5分钟之内,但是到最后,陆军还是没采购,而是在支付了相关的研制费用之后,将其当成了技术储备。
关键就是,效费比实在是太低了。
这种绰号“山火”,最远射程达到14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就连批量采购的单价都高达350万金元,而且是新历130年的币制,相当于现的1600万,差不多是同射程巡航导弹的20倍。
“山火”的性能再先进,作战效率也肯定无法达到巡航导弹的20倍。
用陆军将领的话说,只有欠缺有效的火力打击手段,才会把效费比低得吓人的弹道导弹当杀手锏。
当然,这也是实话。
当今全球,实力最强大的梁夏军队与纽兰军队,都没大规模装备弹道导弹。
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确实有大量弹道导弹,而关键就是,西陆军团确实欠缺有效的打击手段。
对众多二流与三流国家来说,那就更加如此了。
在两伊战争中,弹道导弹的军事价值获得证明。
不过,严格说起来,只能算反证。
在进入到战略僵持阶段之后,因为双方欠缺突破对方防线的进攻手段,又不愿意接受无法取胜的既成事实,只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战线后方,妄图通过打击对方的非军事目标让对方屈服。
最初,双方还主要依靠空军。
可惜的是,面对逐渐完善的防空体系,传统的突防战术根本就是送死,战损率高得让双方都无法承受。
在这个背景下,双方都把目光转向了弹道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