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模拟推演的结果都是最高军事机密。
其实,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前后进行的十多次推演,结果是大差不差。
以当前的情况,依靠以电子技术为主的战后第二轮军事变革所获得的实力提升,帝国打赢第三次全球大战的概率并不大,在很大的程度上,依然会在大战的后期,被迫跟敌人停战言和。
甚至有战败的可能!
关键就是,电子技术带来的变革,依然建立在机械化平台上,在具体战术上并无本质的改变。
总结起来,依然得以夺取制空权为主,而且夺取制空权的手段并无本质的变化。
现役主力装备,比如三大集团那些大出风头的第三代战斗机,全是电子技术革命的直接产物。至关重要的电子设备,尤其是火控雷达,技术层面的提升并不明显,远没达到改变战争形态的程度。
正是如此,帝国军方才率先提出,并且抢先发起战后第三次军事技术变革。
此轮变革,将彻底改变战争面貌。
在很大程度上,第三次军事变革也可以看成是第二次军事变革的延续,或者说是全面彻底的提升!
在六年前,也就出兵斯里兰卡的时候,第三轮军事变革的第一个成果就显现出了巨大的军事价值。
没错,就是首次参与实战的“攻-11”,全球第一种隐身作战飞机。
按后来获得的资料,在挨炸前后,被叛军控制的几部雷达都没有能够发现已经近在咫尺的隐身攻击机。
此战充分证明,具备隐身能力的战机能够突破现有防空体系。
基于这个结论,帝国空军不但加快了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力度,还明确要求第四代战斗机必须具备隐身性能。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更积极。
按照规划,由海军主导研制,计划用来取代海空两军所有现役攻击机的“先进联合通用攻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