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接近三十节的航速朝海峡西北方向航行的四艘战舰,随后就辨认出来,那是狭夷海军的重巡洋舰。
大到显得很畸形的舰桥,还有呈品字形堆在舰首的三座主炮炮塔,正是狭夷重巡洋舰的识别特征。
当时,桂伯勇就搞蒙了。
这摆的什么迷魂阵?
在整体局面上,本土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已经排好了队列,正以大约二十节的速度向南偏西的方向航行,以尽快缩短距离。只要没发生意外,四艘战列舰肯定会在十多分钟之后,在距离缩短到十五千米左右的时候再次转向,准确的说是稍微向右偏转,以求获得最为有利的开火角度。
第二主力战队的四艘战列舰仍然在朝西北方向航行,没有转向的意思,甚至没有对队列做出调整。
四艘战列舰依然为纵队。
哪怕打算缩短距离,也应该让四艘战列舰一字排开,以便在遭到炮击之后,能用前方的主炮还击。
排成纵队,后面的战舰受到遮挡,只有领舰能开火还击。
四艘重巡洋舰全速航行,可是航向指向本土舰队的后方,不是冲本土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去的。看上去,就像是在协助从正面冲击的四艘战列舰,准备从后方包抄本土舰队,并歼灭本土舰队。
可问题是,那只是四艘重巡洋舰。
是谁给那些舰长的胆量,让他们觉得用八英寸舰炮就能在“龙兴”级面前讨到便宜?
抵近对射,“龙兴”号一炮就能干掉一艘重巡洋舰。
再说,“龙兴”级有的不仅仅是400毫米主炮,还有数量众多的副炮与高射炮。
对付防护算不上突出的重巡洋舰,副炮的威力绰绰有余。
当然,桂伯勇不敢大意,因为狭夷海军一直把重巡洋舰当次等主力舰,还为所有重巡洋舰配备了重型鱼雷。要知道,重巡洋舰战队的司令官一般是中将,仅比主力战队的司令官矮半级,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