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文明失去了信心,茫然的寻找出路。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徐一凡这样大不一样的英雄降世?
可是瞧着他老憋着坏笑的样子,怎么也不像个英雄呢…………
有句笑话说的是,两个英国人在一起,对坐一天能不说话。因为没有介绍他们认识的人,英国的绅士绝不会主动开口搭腔。三个英国佬虽然乘夜赶了过来,可是现在这个架势,倒和这个笑话有点差相仿佛。这种情势,何伯办了几十年外交,也可是没碰到过。
三个英国佬只是在那里浅浅的喝着咖啡,倒不完全是为了矜持。而是一时真不知道怎么开口。徐一凡那封信,一下点到了沃特斯此行的要害,东亚的清帝国和日本在一场战事之后双双失去力量,帝国在亚洲针对俄国的布局一下空了好大一块下来。白厅疯狂的在寻找着弥补这个局面的措施,徐一凡这个远东土著军阀的崛起,自然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正好徐一凡通过何伯谋求接触,所以才有沃特斯这闪电一般成行的度。
即使沃特斯来得如此急切,但是说实在的,不管是他还是何伯,都对于徐一凡并不太以为意。以为他在如此局势下,只有乞求大英帝国的恩惠。可是今夜徐一凡的做派,特别是那封信,一下就让他们再也轻视徐一凡不得。能对世界局势有如此深入的了解,能对大英帝国亚洲布局政策如此熟悉,那么这个人在东亚的土地上,就绝对属于人杰一流!
他的实干能力已经被他的行动所证明,以一支孤军击败了大半个日本6军,怎么也不能说是无能之辈,再有这样的见识和眼光所配合,眼前这个年轻得过分,举止完全是西式的徐一凡的分量,难道还掂量不出来么?久在中国,熟悉大清内情的何伯甚至可以断言,整个北京城,没有一个人可以当这徐一凡的对手,在这生气勃勃的年轻人面前,北京城再高大的城墙,也不过就是在他的马靴下一踹即倒,他徐一凡有很大的可能,掌握这个帝国未来的命运!